赫尔辛基——中国 G60 Starlink 巨型星座由超过 12,000 颗卫星组成,将于 8 月初首次发射。

上海证券报报道, 首批卫星将于未来几天从上海工厂出发,运往中国北方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此次发射定于 8 月 5 日进行,预计将搭载 18 颗卫星。报告中没有提及运载火箭,但从低地球轨道容量和有效载荷整流罩的角度来看, 长征 6A将是太原最有能力的选择。

该卫星群旨在提供全球互联网接入,对包括 Starlink 在内的美国项目构成挑战。它还旨在确保有限的轨道位置和频率,并提供全国互联网覆盖和数据安全。

此举是国家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推动创新和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提升中国的整体航天能力。

上海航天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ST)是 G60 Starlink 低地球轨道巨型星座的幕后推手,该公司今年 2 月宣布已为该星座的建设筹集了 67 亿元人民币(9.43 亿美元)。

2022年,上海星火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共同成立上海格思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思”),建设卫星制造基地。

2023年12月,G60首颗平板卫星在上海松江数字卫星生产工厂下线。

此前的声明显示,2024 年计划发射 108 颗卫星。这意味着今年还将发射五批各 18 颗卫星。

中国还批准了另一个巨型卫星星座,名为“国网”(SatNet)。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将于 2021 年运行全国 13,000 颗卫星项目。

虽然此后已发射了多颗名称模糊的测试互联网卫星,但首批大型国网卫星尚未发射。因此,G60 Starlink 似乎在其开发中处于令人惊讶的领先地位。

商业太空推动

该计划得到了多个层面的支持。去年,商业航天被列为“未来产业”。今年 3 月,商业航天首次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优先事项。

这一举措正在城市和省级层面得到体现。上海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商业空间行动计划

目标包括建造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和智能终端。它还打算加强综合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技术的开发。它的目标是到 2025 年打造一个价值超过 2000 亿元人民币(282 亿美元)的空间信息产业。北京也有自己的商业太空行动,并制定了可衡量的目标。

在发射方面,多枚大型可重复使用火箭即将投入使用,以帮助建设 G60 Starlink 和其他星座。国有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SAST) 进行了12 公里高空跳跃测试,希望明年能够首次亮相。

与此同时,商业公司航天先锋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发射天龙三号运载火箭。竞争对手蓝箭航天计划首次发射不锈钢朱雀三号运载火箭明年

上海还支持名为“智能天网”的中地球轨道通信项目的中地球轨道通信项目。上个月,第一对卫星从西昌航天港发射。该项目可能与 G60 Starlink 或国网整合。

与此相关的是,蓝箭航天的一家子公司上个月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另外一座拥有 10,000 多颗卫星的巨型星座的计划。